‘文档汇萃’ Articles

开源社区的创立与运作

作者:ghosTM55

原始链接 http://www.ghostunix.org/?p=242

开场

大家好,今天要为各位在座的盛大创新院的朋友们带来的演讲是有关开源社区运作方面的话题。在开始今天的演讲之前,先进行一下自我介绍。

我是Thomas,网络ID是ghosTM55,大家叫我Thomas即可。我是在校学生,计算机系信息安全专业,大三。我个人比较喜欢计算机科 学,哲学,运动,音乐与武术。我是Shanghai Linux User Group的组织者之一。我富有激情、理想、创新以及号召力。我不是牛人。

那么我先要感谢国家,然后感谢我们SHLUG中的Lightning、geek以及Chaos三位前辈,他们是SHLUG多年的组织管理者,给予过 我无数帮助与指导。再者我需要感谢所有在社区内帮助过指导过我的朋友。最后感谢李道兵道哥,让我有机会能够站在这里,在那么多牛人面前为大家分享个人对社 区文化的理解以及运作经验。

下面,我开始今天的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我希望能够一气呵成,我会在最后留有提问环节,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留在最后一并交流。我的slide并没 有做的非常全面,全面展开会显得拖沓与枯燥,我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今天的演讲,但是我的slide预计演讲时间为30分钟至40分钟,剩余的时间,我 们通过对各类问题的交流与探讨,摩擦出更多思想上的火花。谢谢!

为什么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一个演讲?一,在国内,我看到有很多朋友都想创立各类社区,却找不到人和文献去学习以及借鉴经验。我今天的演讲稿会发布到我的 BLOG中,有助于这些真正想将社区做好的朋友进行参考。二,社区的创立并不困难,但是社区的规模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其组织者、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非常 多,由于其特殊性,有的时候问题的复杂度堪比商业项目中遇到的重重阻碍,我在举出各种事例的同时,在座的各位,也可以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帮助自己在生活中 或者是从事的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与点子。

开源社区的性质

好了,各位,我们可以看到,在上海有许许多多的社区,计算机技术社区是其中的一个子集,在这样一个子集中,又有许多门派,有Python、 Ruby、 Linux,等等。那么,首先我们要思考一点,为什么会有人需要成立各式各样的社区,参与者的心态和组织者的动机分别是怎样的。

开源社区有着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所以这样的社区往往有着很多自身的特征,并且会因为人本身的因素,导致特征与特征之间产生矛盾。我将开源以及技术社区做了三个分类,分别为纯非盈利社区、半商业社区以及纯商业社区。

首先说一下纯非盈利社区,我们Shanghai Linux User Group就是比较纯粹的非盈利社区,LUG算是一个约定俗成,全世界各个地方都会有LUG,属于区域性组织,在国内目前运营情况较为稳定的LUG有 BJLUG,SHLUG以及SZLUG,HZLUG刚刚起步。其中SHLUG成立时间最早,为97年。国内成立LUG的地区都有一个鲜明的共性,那就是平 均房价都超过了两万。

LUG一般都是纯粹的非盈利组织,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对于组织者来说,要做的就是创建一个好的交流平台,线上的或是线下的,来提供给有着共同兴趣和 志向的参与者来交流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这样的社区需要组织者有极大的奉献精神及组织能力,一会儿我会为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管理经验。

其次是半商业社区,我们知道ChinaUnix、ubuntu这样的社区其实是有商业公司作为正规的管理机构支撑在幕后进行运作。那么这样的社区一 般以社区本身白手起家,扩大了影响力之后,以社区本身的人力、资源、影响力为核心竞争力来开展一系列与自身社区相关的商业活动并创造出盈利模式。这样的社 区我称之为半商业社区,虽然牵扯到商业行为与盈利问题,但是相对来说社区整体还是非常独立的。

最后是纯商业社区,现在全世界哪个社区的开发者赚的钱最多,毫无疑问,苹果。像苹果、MeeGO、Android这样的社区我个人理解为纯商业社区。即组织者以及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是冲着商业目的参与到社区中来的。

不同性质的社区有着截然不同的管理与组织方法,细微的差别会导致管理与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但是任何社区都有着相同的立足点,那就是参与者们抱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

在理解了社区的大致分类之后,回到我之前所抛出的问题,为什么要组织与参与社区。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找到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千里马或是伯乐,通过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为自己或企业创造财富与一定的声望。以上这些,根据社区的性质的不同而占有的成分比例不同。

社区的组成

那么,作为一个开源社区,传统上来说,会有以下几个关键的组成因素

邮件列表

作为一个开源项目也好,组织也好,邮件列表是必不可少的,社区内的参与者需要通过邮件列表来进行项目以及问题的交流和沟通,在早些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来向新手普及和说明邮件列表的好处。总得来说,邮件列表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严肃交流的环境,促进沟通效率。

邮件列表自身的专业性也能为开源社区设立一定的门槛,保证参与者需要理解纯正的黑客文化才能融入到社区中,这点非常关键。

网站

当人们听说了你的社区,首先会去google,找到的就应当是你的网站,网站是社区的宣传平台,来提供访问者所需的资讯。

IRC

IRC是比较古老的一种互联网通讯手段,在一台IRC服务器上,有多个IRC频道可以让连接到该服务器的人加入聊天。它可以算是即时通讯工具。

在一个IRC频道中,人可以多至上千,其主要用途在于问题的即时交流与线上会议,和适当的闲聊。这三个要素是邮件列表无法实现或者不应该去实现的。

线下活动

线下活动并不是必须的,根据社区性质的不同,组织线下活动的频率与形式也会不同。线下活动更多的是促进社区内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结识,找到商业伙伴或者是休闲伙伴,从而增进社区的凝聚力。也就是说,线下活动的关键因素是人,最终目的也是在人和人上。

就纯非盈利社区来说,线下活动的组织极为关键。一个非盈利社区要做好,最关键的是社区素质,也就是参与者的层次,接下来是人气,最后是交流的深度。线下活动的组织频率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非盈利社区是否运作健康以及优秀。

就半商业社区以及纯商业社区来说,线下活动的组织的侧重点则应当在质量上,少而精是关键。需要有专业的组织者来对全局进行较好的掌控与策划,在非盈利社区的活动上,允许犯错,但是作为商业组织的活动来说,任何一点失败都会导致不可估量的商业损失。

参与者与组织者

在任何一个社区中,人永远是最关键的因素与核心。对于非盈利社区,组织者与参与者的界限划分的不应当太清楚,我 见过不少非盈利社区的组织者喜欢高调向别人介绍自己是某某组织的组织者。这样会给人感觉组织者有名或利的企图,作为非盈利社区的组织者应当极力避免这类情 况的发生,并且做出正确的社区文化引导。那么,比如今天我站在这里,就可以以一个社区组织者的身份来进行相关问题的讨究与交流,可以代表SHLUG的一些 观点,为SHLUG做一些正面的宣传。

在平时,我也只是SHLUG活动的参与者,享受活动和交流过程中带来的快乐和喜悦。这样的尺度要拿捏好,其实是比较难的。非盈利社区的运作对于其组 织者的要求非常高,可以说是极其苛刻,可能很多朋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一一说明,作为一个组织者,你需要有…

  • 责任心: 曾经我和chinalug.org的负责人同时也是BJLUG的前任主席Fred交流过,希望能够有一个wiki页面,来罗列出国内所有LUG组织以及其 管 理者。Fred向我抱怨这样的列表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很多LUG没组织一会儿,就负责人不见了踪影,活动也再也不办了。当时就让我想到,作为一个社区 组织者,首当其冲的是责任心,没有责任心,做什么事情都会半途而废。
  • 自身对于社区文化的理解: 你们看到过有哪个篮球队队员是穿钉鞋打球的么? 我看到过不止一个人想通过QQ群来成立LUG的。如果连自己本身都还对开源社区和技术社区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理解,怎么可能能够创建或组织好一个社区?
  • 激情: 作为一个社区,激情是其持续发展的最大源动力,组织者的激情是其做好一切社区工作的第一条件。
  • 时间: 光有激情远远不够,稳定的业余时间也是一大必要条件,时间其实代表了很多,恒心、执行力、效率等等。
  • 管理能力: 非盈利社区组织者的管理能力会直接影响到社区能否更好的发展下去,我会在稍后的案例分析环节中为大家讲述社区的组织者一般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合理的解决方案。
  • 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对于技术从业者来说其实很重要,李开复曾经也着重提到过这一点,有交流有沟通才能开拓视野,向身边的人学习到东西。作为社区的组织者,社交能力为 必要条件,其中很大程度的,需要一定社会经验,才能使社交变得有效。到这里,矛盾的地方出现了,我们知道,在国内学生往往没有任何社会经验,读死书是学生 的天职,即使在学校里担任过一些职务哪怕是比较大的社团的社长,那也是小打小闹,真的要组织一个面向社会性质的社区,往往学生无法胜任。于是问题又来了, 已经踏上社会的并且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朋友即使有激情有管理能力,往往工作、家庭等因素导致无法较好的去承担这样的责任。所以对于任何一个社区来说,尤其是 在国内,我鼓励团队管理。
  • 协助团队: 在创建社区的初期,一个人或许可以挑起很多担子,但是随着社区的发展,人多起来之后,需要有一个能够与你同舟共济的团队帮助参与到社区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中 来。这样的团队人数最好为奇数,并且不益有太多人,最佳方案为3人或5人。团队中每一位管理员的权利都应当平等,可以有一个总决策者,但是其权利也不是绝 对的。
  • 商业运作能力: 即使是非盈利社区,也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赞助主要有三类,活动场地的赞助、活动经费的赞助以及其他。作为一个社区的组织者,需要寻找合适的商业赞助,其中的尺度要自己衡量。

接下来,我就开始进行一些案例分析,通过现实的例子,来进一步的说明以上提到的一些观点和问题。

案例分析

案例1: 邮件列表的管理与事例

在刚才,我提到了邮件列表是作为一个开源社区最为主要的交流平台。在管理邮件列表的时候,需要避免以下情况的发生:

  • 人身攻击与辱骂
  • 毫无意义的抱怨
  • 对政府的过多讽刺
  • 脑残问题的交流与讨论

以上四点都要严格杜绝,管理员在这些问题上的放纵最后会直接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在问题出现的初期需要进行控制和引导,问题严重后需要有强制措施。

我亲身经历的两个失败案例,一个是气走了管理员,流失大量愿意好好交流技术的参与者。另一个是引起大规模争论,导致邮件列表暂时停止提供服务。

案例2: 线下活动的管理与事例

线下活动要组织的好,事先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交通便利的聚会地点是第一要素,活动的流程也需要提早确定并告知参与者。我们SHLUG的惯例是每个 月的第一天由我发thread来组织当月技术聚会的演讲主题征募工作,大家针对自己想听或者想讲的话题参与讨论。像这样规律的活动流程安排可以让每个人都 心理有数。在演讲主题与演讲者确定之后,需要有一定的审核工作,具体为什么,不能说的太细。最后是聚餐地点的把握,当一次成功的聚会活动办好后,总会有很 多参与者意犹未尽,希望能够一起聚餐。实现做好相关的工作不会让管理者到时候捉襟见肘。

以上四点非常重要,需要每一位活动组织者去进行周到的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帮助演讲者和整个活动控制节奏也是一个关键要素,太早结束活动或超时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活动结束后,主动帮助场地赞助商清理场地,并与场地赞助商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线下活动的失败案例并不是太多,有些活动组织过程中的问题只可意会,并没有绝对错误的说法。就我个人经历过的失败的活动有几次印象较为深刻,总结下来为两个问题,分别是演讲者催眠问题与砸场子问题。

前者问题比较多见,我看到有些社区的活动演讲主题非常多,往往一下午能讲上5个甚至以上的topic,不间断的演讲对于治疗失眠有着绝佳的疗效。另 一个完全极端的方面是砸场子问题,因为在这里,问题是参与者反应过度,而前者的问题是毫无反应。我看到过有一次商业活动,是与Linux和开源技术相关, 却有一个演讲者是用着Windows上的Microsoft Office来播放他的slide的,这个时候就有好事者挑衅引起了争端,到最后组织者与演讲者都难以下台,活动结束后反应奇差。

案例3: Mozilla的成功与挑战

现在我们来看4个成功案例,前两个为商业社区,后两个为非盈利社区,首先是Mozilla,Mozilla是早期通过开源核心竞争产品以及组建开源 社区成功的组织。它的前身是Netscape,当时的Netscape在90年代中期占据着90%的浏览器市场份额,后来在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中败给了微软 的绑定自家IE的市场营销策略。Netscape是一家有着深厚技术功底的企业,它发明了SSL,创造了JavaScript,但是其核心产品却被干掉 了。好在当时Netscape的一位高管阅读了Eric S. Raymond的《大教堂与集市》,在最后关头,Mozilla社区被创建,开源浏览器Firefox诞生。

Mozilla目前随着Linux的日益普及以及Web 2.0时代的到来飞速地成长着, 通过开放开发接口,让更多的技术爱好者参与到其产品的发展中,实现了无数双赢的局面。现在,Mozilla的模式被许多大企业争相模仿,主要的挑战会来自 于Google Chrome。

案例4: Canonical的成功与挑战

Canonical的成长道路与Mozilla大不相同,有着有钱的老板,大量的财力在背后支撑运作。先通过一定的资金募集到优秀的开发人员,基于 当时现有的Debian系统,闭门造车,主攻Linux在当时的一个弱项,桌面应用体验。结果大为成功,ubuntu如今几乎就是对Linux完全不了解 但听说过的人对Linux这个词的定义。

ubuntu有一个有财力的技术爱好者用心培养,并且在开发之处就确定了明确的研发策略。通过对同类型产品的弱点研究,改进这个弱点,通过金钱砸出一个优秀的社区,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到最后家喻户晓。

Canonical的挑战主要还是在于盈利模式的创新上,优秀的用户体验的确为ubuntu带来了大量Linux爱好者和开发者。但是,光是靠 Redhat那样以面向企业服务为主的盈利模式不会符合ubuntu的定位并且无法和其资金投入成正比。个人以为,Canonical需要做的事情在于与 各领域专业的商业公司进行合作,合力开发更多ubuntu平台上的商业软件,其中以金融软件及娱乐软件最为关键。最后达到双赢的成果。

案例5: SHLUG的成功与挑战

举了两个比较典型的商业社区的例子,接下来说说非盈利社区。首先就拿我所组织管理的SHLUG为例。包括李道兵大哥在内,我听到过很多优秀的朋友对 于SHLUG的评价极高,Gary Shi(中国第一位RHCE考官)与Herbert Xu(Linux Kernel Team成员)两位大牛甚至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全世界范围内属于一流LUG”的赞扬。

SHLUG的成功有两大要素:

  • 对于原则问题的坚定立场: 在SHLUG发展的初期,曾经经历过一次比较严重的分裂问题,有一些Co-Founder认为LUG可以商业化发展,并擅自做出了不恰当的决策。导致社区 分裂,多年后,当年坚持非盈利社区方向发展的管理者们依然勤勤恳恳地将SHLUG做得更好,也证明了当时选择非盈利社区是完全正确并且应有的做法。如今, 随着SHLUG名声外扬,有许多优秀的企业愿意主动对我们进行赞助,在选择赞助的过程中,我们管理层小心翼翼,依旧坚持应当坚持的原则与立场,从而使得 SHLUG更为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 线上与线下的高质量的交流: 这是SHLUG能够有高Volume邮件列表以及线下活动得以成功组织的关键因素。有营养的交流能够吸引优秀的爱好者,组织起氛围良好的技术社区。我们在管理邮件列表的过程中,也是努力引导订阅者意识到这一点。

对于SHLUG这样的非盈利社区来说,唯一的挑战就是怎样将这样一个优秀的社区传承下去,而不是如何扩大影响力!社区做的好了,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以扩大影响力为目的的社区,组织者多半都是冲着功名去做事,最终导致失败,原因无需过多解释,时间会证明一切。

至于传承的问题,也就是新老交替的问题,其实是每一个非盈利社区也好,企业也好,都会面临的问题。SHLUG的Co-Founder geek大哥曾经和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一流的国家产出的是文化,二流产出技术,三流产出劳动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可以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受其熏陶,那么在以 后的新老交替过程中,就会变得自然而然,过度会很平滑。

案例6: 啄木鸟社区的成功与挑战

啄木鸟社区是与SHLUG截然不同的开源社区,它以Python爱好者为核心,并且有着和SHLUG流量一样高的邮件列表。同样也是User Group,啄木鸟社区的不同之处在于社区本身提供大量的技术资料以及一些Python的相关项目。这是SHLUG不会尝试去做的事情,也是为什么我用了 截然不同四个字去形容两个User Group。

一个开源社区要组织好一批只是靠兴趣和有一定业余时间的爱好者去做一个开源项目其实是一件失败概率比较高的事情,尤其是当这样的一个开源项目需要长 期维护的时候,成功概率几乎为0。但是啄木鸟社区在这方面有着一些成功的案例,有许多优秀的企业同样赞助者啄木鸟社区。其成功模型为,社区提供优秀的人力 资源来写出、翻译出好的技术资料并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得利的企业自然会愿意回报并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企业形象。

CPyUG在各地也会有一些线下聚会,相对于LUG来说,Python这样单一的技术点支撑起的非盈利社区,个人强烈建议线下活动不宜过多,如果只 是一味的追求像我们SHLUG这样的活动频率,很容易会导致Python User Group等这样类似的社区交流水准降低。在这点上,Shanghai on Rails这个社区就是采取一个季度一次线下技术聚会的方法,来稳步发展。其实,在我开始帮助管理SHLUG之前,SHLUG的线下活动组织频率也是一个 季度一次,在更早的时候甚至是一年一次。所以,社区的管理者需要看清自身所处的阶段,采取正确的管理策略而不是盲目跟从。

啄木鸟社区面临的挑战与SHLUG一样,由于有着大量的人气,所以对于管理团队的要求非常高,如何代代相传,将这样的非盈利社区做好而不是去想着如何扩大影响力,我认为是每一位啄木鸟社区的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成功的核心因素

4个案例分析结束了,各位有没有看出这4个案例中最大的共同点。技术、技术、技术和技术。Mozilla有着Web开发者首选的浏览 器,Canonical有着装机份额第一的Linux发行版本,SHLUG有着极其资深的一批Linux玩家和专家,啄木鸟社区有着大量Python顶尖 高手为其贡献wiki。

无论是商业社区还是非盈利社区,只要是开源社区,专业性是吸引新人以及做好社区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Best Practice

在这次演讲的最后,我给出创建一个LUG和创建一个商业社区的两个Best Practice,罗列出基本要素,然后留给需要的朋友自行参考与思考。

首先是创建LUG:

  • 组建邮件列表
  • 创建官方网站
  • 一定时间的线上交流
  • 有规律的组织线下活动
  • 得到其他LUG的认可

然后是创建一个商业社区:

  • 优秀的核心产品
  • 优秀的技术文档
  • 交流平台的统一(邮件列表或是论坛等,根据目标用户的习惯进行抉择)
  • 专业的宣传渠道与优雅的手法
  • 规范的回报机制

中国Linux早期历史的回眸

……以下为应朋友之约而写有关Linux在中国发展历程的一点杂文,如记忆有误,还望各界指正

……我们都知道Linux是中国IT业内相当热门的一个话题。其作为振兴中国软件产业的一个极好的契机受到了 国家决策者的高度重视,而其自由开放的天性又符合了程序员人群的口味。因此,自从Linux踏入中国大地后 一批又一批的中国IT界精英为她在国内的落地开花,艰苦耕耘十载终于渐渐地形成了当前的Linux热潮。

一 黎明之光

……Linux何时从国外被引入中国已不可考,最初的时候,有部分国外留学人员回国时,用大包小包的软盘装 载了从诸如赫尔辛基大学、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处拷回的Linux发行版。那时国内互联网还仅仅只有 高能物理研究所一个出口节点,带宽也仅有64K,因此软盘基本上是唯一载体,一张张5.2寸软盘不仅载回了 Linux,也为中国IT业载来了一个新时代的黎明。

……早期的Linux发行版只有寥寥几种,最著名的是由Partick Volkerding维护的SlackWare,她的目录结构至今仍保持软盘安装时代的样式。但是她还不是最古老的Linux 发行版,SlackWare的前身是一种叫SLS的Linux发行版。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SLS是中国大陆由商业公司 所销售的第一套Linux发行版,时间是在1994年,销售商则是由一家名叫‘联邦’的软件流通商。而这家 ‘联邦’公司也就是后来著名的软件连锁企业‘连邦’的前身。当时这套SLS发行版是属于一个以‘摩典’ 为产品名称的共享软件包系列中的一套。这套‘摩典’系列共享软件包共有十辑,收录了当时流传在互联网 上的大量的各类共享软件和源代码资源,可以说是后来共享软件发行的鼻祖。SLS是其中的第九、第十辑,共 由十张软盘组成。而它的Linux内核版本是1.2.x。由于当时的Linux资源极其溃乏,使用者也数量稀少,整个 中国Linux界在当时充斥着DOS汉化气氛中的IT业内就象一个无助婴儿,只有在如清华,中科大等极少数高校 中和一些科研机构内才有少数的拓荒者在默默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这个时期大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1997年。结束标志认为是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自由软件研究应用发展 分会的成立。

二 开拓之路

……1997年6月17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自由软件研究应用发展分会在北京成立,同时中国自由软件库freesoft .cei.gov.cn建立。这座自由软件库是中国早期自由软件下载站中容量最大,包含软件最全的一个站点。并且 还提供了新闻组服务。她的硬件基础是五台奔腾90Mhz的微机,每台机器32M内存,采用软Raid的方式,共约80G 的空间。其新闻组是当时国内最具技术水准和研究气氛的自由软件交流基地,主要支持专家是在赫尔辛基理工 大学的宫敏博士,管理员是国家信息中心的张鹿。在这个新闻组中聚集了当时中国大陆绝大多数的自由软件爱 好者,并且出现了一大批现在作为国内自由软件界主力的人才,那个时期的不少讨论贴技术含量高,大多数回 贴者言之有物,并不象现在很多BBS站那样灌水贴泛滥,由于上去交流的人都是国内Linux的早期使用者,技术 素养普遍较好,回答问题很专业,经常可以看到长篇的贴子,或者是精彩的讨论贴,这种优良的技术素质,勤 奋的研究精神是中国Linux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此同一时期,另一个国内自由软件爱好者的聚集地–水木 清华BBS的Linux版也在不断激荡起自由的浪潮。清华BBS上的Linux版对于中国自由软件发展的主要贡献是在中 国大陆最早提出了建立中文Linux计划,这个计划由homer提出倡仪,并由dfbb,eric,olly,macaw等人共同支持, 于1997年5月5日首先在位于常州的一台服务器上建立,域名为clinux.ml.org,相信这个域名对于早期Linux玩家 来说是相当熟悉的,那时这个站是中国收集Linux中文技术资料最全面的站点,并且提供了ftp,firebird, maillist 和 newsgroup服务,它的maillist是中国最早的以Linux为主题的maillist,上面的ftp是当时非常著 名的中文Linux软件下载站,而整台服务器采用的硬件不过为一台Pentium 90 计算机,带宽不过为256Kbps。后 来,homer改名为ppyy,并在奔腾(bentium.net)网站工作,创立了国内现在知名的新闻组服务news.cn99.com。 而共同创立中文Linux计划的dfbb则在以后进入了当时刚进入大陆不久的TurboLinux公司,并与陈向阳,于明俭 共同开发了Zwinpro中文外挂平台,熟悉中国Linux历程的读者现在大概就可以猜出dfbb是谁了,他就是人称中 文Linux三剑客之一的方汉。应该说当时除了中国自由软件分会和清华大学的Linux版外,还有一些大学和社会 组织提供了Linux相关的资源和交流平台,如webking等。不过,从对后来中国Linux界发展的影响来看,上述 的几个站点的历史作用更大。除了这些交流平台外,中国第一个专门销售Linux光盘的站点也于1998年在保定热 线上开通,创立者是位于邯郸的宿宝臣。在当时的大陆,要搞到一盘Linux软件只有三种途径,一个就是从网站 上下载光盘镜像,刻成安装盘,但是在当时CDRW仍是一种高档设备,而一张刻录光盘的价格也很高,普通用户 根本无力承受,只有大学,科研机构才有条件这样做。另一种是从国外托人购买Linux光盘,这不仅需要有充足 的资金还要有相关的聚道,有条件的人寥寥无几,第三种就是从盗版商处购得,这几乎绝大多数Linux爱好者唯 一的一条快速,廉价的获得Linux的渠道,当时盗版商所制作的Linux光盘质量可靠,而且大多数是盗版的美国 infomagic所出品的六张Linux发行版系列的前两张光盘,笔者手上就有一套,是双CD的,一张上的是RedHat 4.2, 另一张是SlackWare 3.2。

infomagic六张光盘套件

infomagic六张光盘套件

但是,不久盗版商的光盘制作水准就大幅下降,不少光盘无法启动,挂羊头卖狗肉的 现象也越来越多。因此,当时Linux获取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Linux爱好者的热情,使许多人在搜 寻Linux安装光盘上白白花费了时间与金钱。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宿宝臣通过相关渠道从美国cheapbyte公 司购入了正式的Linux发行版光盘,通过邮购的方式,用尽可能合适的价格,丰富的品种,及时的供货,为中国 Linux发展及时输送了最需要的‘弹药’。当时,他所销售的光盘包括了国际上最主要的几大Linux发行版,并 且还提供Redhat PowerTools系列以及sunsite软件合集等配套光盘。笔者也从宿宝臣处邮购了一张RedHat 5.1 光盘。宿宝臣后来在朗新开设的linuxaid上担任了管理员。

三.  LUG兴起

……除了以上几个大型的Linux站点外,大陆从1997年年中开始,渐渐地产生了一些Linux User Group组织,其 中以上海的Linux User Group为最早成立的一个LUG组织,北京Linux俱乐部,南京LUG也相继成立。

SLUG初创时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参加人员合影照片 摄于1998年8月份

SLUG初创时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参加人员合影照片 摄于1998年8月份

上海的LUG最早是产生在pchome的irc上,并很快在上海凝聚了一批热爱Linux的积极者,并在一台位于瑞典 的服务器上建立了首页。1998年上海LUG在当时的3C+T网吧办了一次聚会。会上主要讨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并 决定为自由软件分会的新闻组整理一份FAQ,这项工作很快就于1998年8月开始,并在10月份完成。现在这份文 档保存在linuxforum的藏经阁中。1999年3月20日,上海LUG与xteam公司和TurboLinux公司在上海的青松城举办 了Linux研讨会,研讨会吸引了上海二百多位Linux爱好者,及一批相关单位的注意。在研讨会上,Xteam演示了 XteamLinux 1.0,TurboLinux则预布了他们最新的TurboLinux 3.0,这些都是当时最新的中文Linux研发成果。

……北京Linux俱乐部首先在清华BBS上发表了成立了宣言,创始人包括常晓光,邓光磊,赵宇,蔡明军等人, 不久,北京Linux俱乐部在263.net上建立了自已的主页。关于北京Linux俱乐部的这份成立文档现在保存在清华 Linux版的精华贴中。当时北京Linux俱乐部的webmaster是邓光磊。他也就是后来Linuxforum的创立人。北京 Linux由于身处中国Linux发展的核心城市,在北京的各大高校中有很多成员,并与业内一些有志于发展Linux的 公司保持了联系,所以发展很快,活动水平与组织规模是当时最优良的。由于身处首都,北京Linux俱乐部也参 加了一些由政府组织的关于Linux在中国发展的讨论会,并积极地利用俱乐部在民间的影响,主办交流会,积极 协助国家制订对于Linux产业的政策。

……南京的LUG组织由zhaoway组建,南京LUG对于中国Linux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在于他们翻译了著名的Linuxgazette 杂志,为广大Linux爱好者积累了一笔丰富的文档财富,这个中文Linuxgazette项目在也是大陆当时主要的中文 化项目之一。

四. 中文至上

……那个时期,在技术上,国内主要的研发力量都集中于Linux下的中文处理问题,当时最流行的解决方案是包装 (warp)X的构画字体函数,当时采用这项技术的有由陈向阳,方汉和于明俭开发的ZWinPro中文平台,宫敏博士 的ZhXwin外挂中文平台,和台湾的XCIN中文平台。而于明俭的Chinput在当时也已经比较成熟,外挂中文平台与 Chinput的结合是当时国内Linux使用者的基本配置。除了外挂中文平台外,由深圳的邓煜,李凌和廖生苗所研 发的内核汉化技术则是用hack的方式提供了中文的支持,他们都为中国Linux的发展进行了各自的探索,至于以 后的业界内轰动一时的内核汉化与外挂汉化之争,则更多的是受到了商业利益的左右,这已经不是在这些技术 专家所能掌握的范围内。

后记

……中国Linux的发展历程从萌芽向现代化的推移是在一批又一批热情的民间志愿者的不断努力下而进行的。这些 人在今后仍将会守护着如今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并将会与更多的年轻志愿者一同发展中国刚刚起步的Linux事 业,Linux不仅是他们理想中的事业,也包含了他们对于中国早日国富民强的热忱盼望。投身于Linux运动不仅 需要有利益的支撑,也需要的有一种意志的坚持。目前,国内Linux界相比前一时期有一定的退步,但是仍有不 少意志坚定的人,正在努力振兴中国Linux的发展,在linuxforum,linuxfans, linuxsir,以及各大高校的BBS 上,仍有不少活跃的志愿者在继续沿着开拓者们的足迹前进。

……以上是对中国早期Linux发展历程的一个回顾,但是仍有一些内容由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有限而未被写入。 象minigui计划,LVS项目,这些都是中国著名的自由软件项目,笔者所写的都是一些亲自经历或有过一定程度 接触的内容,所以不可能包括进国内Linux发展史上的所有内容,如果谁能接手继续完成它,以为新来的爱好 者们留下一份珍贵的史料,使他们认识到中国Linux发展之不易,并由此热爱上这一事业,笔者将不胜感谢。

2007年5月份抢修Tux纪实

Tux是上海LUG于2003年共同集资购置的一台2U机架式服务器,自2003年2月份以来,一直是debian在中国的主要镜像源之一,其在debian mirror列表中的名称为: mirrors.geekbone.org。

2007年4月份,Tux发生故障,为了尽快修复它,为国内Debian用户们继续提供debian镜像服务,SHLUG立即投入了抢修工作。

4月19日下午14:00, Lightning,GEEK, WUMING和Jackz去真如机房取出发生硬件故障的Tux,以便进行检修.

在jam的办公室里检测了一下Tux的损坏情况,最后确认是一块160GB硬盘损坏,而其它的四块硬盘仍是好的。由于这五块MAXTOR 金钻10代160GB(PATA)硬盘其实都是属于桌面级硬盘,考虑到为了今后的长期稳定运行,全部换成了西部数据的RE企业级WD3200SB(PATA)硬盘。


SHLUG 2010年回顾

点击本链接下载

演示文档编写技巧

shlug经常会有各种线下交流活动,也就自然经常会进行PPT文档演示,但如何编写好一个高质量的演示文档却是许多工程师们所头痛的问题,下面这个教学文档就可以为想要写出一份优质PPT的工程师们提供一些灵感和技巧。

如何成为真正的PPT高手(2010网络传播版)